再婚家庭父/母
初婚人士
若配偶带着与前配偶所生的儿女与你结婚:
- 需有心理准备未能实现婚后享受二人世界的憧憬感到失望。
- 婚后要即时承担 「父母」的角色及家庭责任让你感到吃力,担心自己不懂照顾及管教孩子,又担心孩子不易接受自己。
- 有时感到配偶看重孩子多于自己,感到被忽视。
- 配偶与孩子的关係紧密,让你感到自己是外人,无法融入。
- 对于婚后是否选择新房子或且搬进准配偶与子女的现有居所,大家未能达成共识。
- 由于身份角色及社会对继亲的偏见,令你于管教孩子上倍感吃力,在严厉和宽松管教之间失去平衡。
- 对于配偶前一段婚姻涉及的赡养费和其他责任,你有时感到担心及困扰。
给你的建议:
- 曾经歷感情创伤的人因为害怕再次受伤,对亲密关係存有怀疑和焦虑,无法全情投入,以致他们在情感表达方面有可能令人感到若即若离或缺乏信心。如你有此困惑,不妨与配偶互相分享内心的不安和担忧,並彼高此鼓励。
- 无可否认,配偶的亲子关係建立先于你们的婚姻关係,他们已建立的感情及默契或许有时候会令你感到被摒弃。于外。要认清配偶对你及儿女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,不用比较亦无需嫉妒,过度比较只会令你与配偶之间的关係变得紧张。
- 现配偶会提及与前配偶相处的经验不一定代表他/她仍挂念前配偶,始终大家一起相处了一段时间,有时候生活上触及一些过去经验亦是无可避免的。应坦诚向配偶表达内心的不安与担忧,让配偶能觉察他的行为可能会为你们的关係带来不安及压力。
- 不常见面的亲友亦需要时间适应及接受你们新组合的家庭,初阶段的摸索及调节是无可避免的,不用太快就认定亲友是不接受你们的。
- 中国传统对再婚家庭及继亲的偏见颇深,以致继亲(尤其继母)于子女教养的事宜上压力甚高。我们鼓励再婚家庭主动寻求家庭辅导服务,调校彼此期望,以建立健康和谐的家庭关係。
- 希望配偶能专注于自己及现时的家庭上是人之常情。然而,配偶若能履行于前段婚姻的责任,亦是信守承诺及负责任的表现,这种人格素质是值得尊重及支持的。
彼此均是再婚人士
- 若双方于上一段婚姻关係是以离异终结,彼此于情感上均经歷过创伤,以致对于亲密关係可能存有怀疑,害怕再次受伤,时而想接近但又时而保持距离,以致于关係上不能全情投入。
- 你可能把上一段婚姻所遗留的愤恨、眷恋或未能完成的事不自觉地投射在现有配偶身上,妨碍双方建立亲密互信的关係。
给你的建议:
- 察觉个人于前段婚姻所受的创伤及学习,与现配偶坦诚分享,明白彼此的痛处、障碍及需要额外支援的地方,可有效减低将前段婚姻的伤痛延伸到新的关係。
- 寻求专业辅导或透过灵修、个人成长的帮助,处理上一段关係留下来的伤痛,重新认识及爱护自己,释放心灵力量,让你有积极的态度迎接新一段的关係,建立美好的婚姻关係。
丧偶人士
- 对前配偶的去世仍感到哀痛。
- 期望现配偶能像前配偶一样照顾自己及家庭,不自觉地将两者时常作比较。
- 为免勾起与前配偶的生活片段,有时会避免与现配偶到曾经与前配偶一起去过/游玩的地方。
- 你的家人/朋友仍惦记你的前配偶,聚会时谈及以往相处片段时,令现配偶感到难受。
给你的建议:
- 无论是第一次进入婚姻或者再婚,与现时伴侣所拥有的关係都是珍贵、独一无二的,需要双方努力经营,把爱注入彼此的生命,才能栽种美满幸福的婚姻关係。
- 不应将前配偶与现配偶作出比较,这样会窒碍建立健康的婚姻关係。
- 留意现配偶有哪些优点和独特的地方,欣赏和爱你现在的配偶。
- 向现配偶坦诚分享你于上一段婚姻的创伤,如何影响你对亲密关係的信心及理解,寻求谅解、调节彼此步伐,携手建立更美满的关係。
- 争取亲友对现配偶的接纳和支持。若聚会时亲友提及前配偶,要留心现配偶的感受和反应,灵巧回应轻轻带过话题,同时给予现配偶情感支持。
- 与现配偶一起认识新的朋友及建立共同兴趣,有助你们建立更多支援网络。
- 若双方都曾经遭受前伴侣的背叛,更需要额外的努力建立互信。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日程及生活安排,可以给予对方安全及信赖的感觉。